首页 » 国内 » 中国海洋大学学子三下乡:探寻红色足迹,传承沂蒙精神!

中国海洋大学学子三下乡:探寻红色足迹,传承沂蒙精神!

为深入贯彻落实“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响应“赓续党的红色血脉,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的号召,迎接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2022年6月26日,中国海洋大学“传承沂蒙精神——沂蒙山红色实践队”全体成员前往山东省临沂市,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团队采用实地考察学习、采访、调查问卷等形式调研沂蒙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

6月26日,队员们走进沂蒙革命纪念馆,回顾沂蒙革命历史,了解红色沂蒙精神。沂蒙革命纪念馆是一所综合性革命历史纪念馆,是全国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群众路线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窗口。纪念馆通过图片、影像、实物、雕塑等形式,全方位展示了沂蒙人民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范。

全体成员怀着崇敬的心情迈入纪念馆,循着展厅一步步前进,展厅中的一张张图片,一段段文字,一幅幅史诗画卷把队员们带回了那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峥嵘岁月。展馆内,由85个小推车走在曲折的道路上形成的景象吸引了队员们的注意,讲解员向大家介绍:“这些小推车,代表着人民的力量。据统计,淮海战场上,每一个解放军士兵的身后,都有9个支援他的支前民工。百姓们拿着各种农具支援前线,用肩挑,用独轮车推,运送物资抢修铁路,为部队织布、做鞋,尽一切努力支援我们的部队。”

“抗日楷模村”渊子崖、用乳汁救助伤员的“红嫂”、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沂蒙母亲”王换于、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透过这些感人事迹,队员们重温了革命前辈们英勇顽强、前赴后继、舍生忘死的光荣壮举,感受到了沂蒙地区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伟大沂蒙精神。

云图片

实践团队成员在纪念馆前合影 团队供图

云图片

团队成员参观“群众小推车”雕塑 团队供图

随后,团队全体成员来到了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是为纪念自第一次大革命时期至解放战争时期,华东地区牺牲的革命先烈而修建的大型纪念型建筑群和纪念园。 迈入园区,映入眼帘的是革命烈士纪念塔,纪念塔为五角亭柱式建筑,正面为“革命烈士纪念塔”题字,建筑整体挺拔雄伟,耸入云霄。参观完纪念塔后,队员们走入纪念塔后方的革命烈士纪念堂,在堂内的巨大石碑上镌刻着62576名烈士的英名,望着一个个英烈的名字,队员们不禁心头一颤,在战争年代,前辈们为建立新中国,不怕牺牲,留下了彪炳千秋的英雄事迹。在纪念堂前,队员们向烈士鞠躬,为在革命中牺牲的英雄们表达无尽的怀念和最崇高的敬意。

通过参观学习,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向在革命中牺牲的烈士致敬,倍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绝不辜负前辈的嘱托与期盼,继承弘扬伟大的沂蒙精神,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云图片

实践团成员参观革命烈士纪念堂 团队供图

6月28日,队员们走进临沂市蒙阴县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了解孟良崮战役的始末和革命英烈的英勇事迹。孟良崮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为粉碎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地区进行的一次山地运动歼灭战。

在纪念馆内,队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跟随讲解员学习孟良崮战役的历史,参观战役中所用的实物及历史图片。在纪念馆后方是沂蒙情雕塑园,爆炸大王、人民子弟兵、永远的新娘、沂蒙星火等一座座栩栩如生的雕塑体现了沂蒙人民不管在什么困难的条件下,总是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挺身而出,宁愿牺牲小家,也要顾全大家,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充分体现了沂蒙革命老区人民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同时,团队成员通过向参观者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参观者对于沂蒙精神的了解程度以及对于红色文化教育的建议,为弘扬红色文化尽一份力。

云图片

人民子弟兵雕塑 团队供图

树碑昭英烈,存史留后人。沂蒙革命纪念馆,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三地真实详尽的刻画了沂蒙地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深情,展现了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实践队通过研学、调研等方式全面细致地了解沂蒙了精神,提高自身思想觉悟,鼓励广大青年学子以实际行动践行沂蒙精神,赓续红色血脉。